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
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
道非形,不可见。非声,不可闻。不先知万物之妄,廓然无蔽,卓然有见,未免于不信也。故下士闻道,以为荒唐谬悠而笑之。中士闻道,与之存亡出没而疑之。惟了然见之者,然后勤行服膺而不怠。孔子曰:语之而不惰者,其回也?与斯所谓上士也哉。
建言有之:
建,立也。古之立言者有是说,而老子取之下之所陈者是也。
明道若昧,
无所不照,而非察也。
进道若退,
若止不行,而天下之速者莫之或先也。
夷道若类,
或夷或类,所至则平,而未尝削也。
上德若谷,
上德不德,如谷之虚也。
大白若辱,
使白而不受污,此则不洁不屑之士,而非圣人也。
广德若不足,
广大而不可复加,则止于此而已,非广也。
建德若偷,
因物之自然而无所立者,外若偷惰,而实建也。
质真若渝,
体性抱神,随物变化,而不失其真者,外若渝也。
大方无隅,
全其大方,不小立圭角也。
大器晚成,
器大,不可近用也。
大音希声,
非耳之所得闻也。
大象无形,
非目之所得见也。
道隐无名。
夫惟道,善贷且成。
道之所遇,无所不见,凡此十二者,皆道之见于事者也。而道之大全则隐于无名,惟其所遇,推其有余以贷不足,物之赖之以成者如此。